鋼結構防腐的主要原因
鋼結構防腐,首先必須了解鋼腐蝕的原因。
1.常溫(100℃以下)鋼的腐蝕機理
室溫下鋼的腐蝕主要是電化學腐蝕。鋼結構用于常溫大氣環境,并且會受到大氣水分,氧氣和其他污染物(未清洗的焊渣,銹層和表面污物)的影響而腐蝕。當大氣的相對濕度低于60%時,鋼的腐蝕非常輕微。但是當相對濕度增加到一定值時,鋼的腐蝕速率突然增加。該值稱為臨界濕度。在常溫下,普通鋼的臨界濕度為60%至70%。
當沿海地區的空氣被污染或含鹽時,臨界濕度非常低,鋼表面容易形成水膜。此時,將焊渣和未處理的清潔銹層(鐵皮)用作陰極,并且將作為陽極的鋼結構構件(基材)電化學腐蝕在水膜中。鋼中表面大氣中水分的吸附所形成的水膜是鋼腐蝕的決定因素。大氣的相對濕度和污染物的含量是影響大氣腐蝕程度的重要因素。
2.高溫(100℃以上)鋼的腐蝕機理
高溫下鋼的腐蝕主要是化學腐蝕。在高溫下,水以氣態存在,并且電化學作用非常小,這是次要因素。金屬和干燥氣體(例如O2,H2S,SO2,Cl2等)接觸,并且相應的化合物(氯化物,硫化物,氧化物)形成在表面上,從而在鋼上形成化學腐蝕。
鋼結構防腐防護方法
根據鋼腐蝕的電化學原理,只要它能防止或破壞腐蝕電池的形成或強烈阻礙陰極和陽極過程的進行,就可以防止鋼的腐蝕。目前采用保護層法防止鋼結構防腐是一種常用方法。常用的保護層如下:
1.金屬保護層:金屬保護層是具有陰極或陽極保護層的金屬或合金。金屬保護層通過電鍍,噴涂,化學鍍,熱鍍和滲透鍍(膜)形成在要保護的金屬表面上,以隔離金屬和腐蝕性介質之間的接觸,或者使用電化學保護來保護金屬金屬,從而防止腐蝕。
2.化學保護層:化學或電化學方法用于在鋼表面上形成具有耐腐蝕性的復合膜,以隔離腐蝕性介質和金屬之間的接觸,以防止金屬腐蝕。
3.非金屬保護層:使用油漆,塑料,搪瓷和其他材料通過刷涂和噴涂在金屬表面形成保護膜,以使金屬與腐蝕性介質隔離,以防止金屬腐蝕。